阅读历史 |

第286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 (第2/2页)

加入书签

“结合薛濂被捕的情况,臣以为这些勋贵都有嫌疑,毕竟宫中有很多太监、宫女入宫前都是租种他们田地的佃户,与这些勋贵有说不清的关系。”

阳武侯定国公永康侯定西侯

崇祯在心中默念这些名字。

勋贵里面有忠臣吗?

有,但不多。

历史上,明末有五位一等公。

魏国公徐文爵投降满清;定国公徐允帧投降李自成,拷饷被杀;成国公朱纯臣卖主求荣,反被李自成处死。

英国公张世泽城陷被杀。

黔国公沐天波随永历皇帝逃入缅甸,咒水之难抵抗至死。

其余勋贵。除了战死的人外,其余在北京城的大都被李自成处死,南京甚至有几个投降了满清。

从这些人的表现看,及格都谈不上。

在北京的这些勋贵并非不想投降李自成,而是李自成不纳降。

勋贵们仗着祖上有功于大明,不但不为大明添砖加瓦,反而用各种手段敛财,欺瞒朝廷,压榨百姓。

朝廷有难不帮,朝廷有钱争着抢。

现在竟然把手伸进皇宫里来了!

你们不仁在先,怪朕不义在后!

来而不往非礼也!

崇祯盯着李若琏吩咐道:“你在这七个勋贵里挑两个,去他们府上暗杀几个人。”

李若琏早已不是当初的李若琏了,对暗杀这种事没有任何意外。

他想了想问道:“陛下打算杀几个?”

“具体杀几个,杀什么人你自己定,朕只有一个要求,那些人的死法必须和这个叫杜川的死法一模一样!”

“这”李若琏有些犹豫,“臣怕这么做会引起勋贵的怀疑。”

“怀疑就对了!朕就是想让他们怀疑朕,互相怀疑!他们不是想杀人吗,那就看看谁更会杀人。”崇祯心中冒出一股戾气。

“臣领旨。”李若琏不敢多问,也不想多问。

身为锦衣卫指挥使,宫里发生这种命案等于打他的脸。

被打脸了必须得还回去!

现在皇帝让他杀人,他高兴还来不及。x33

崇祯继续吩咐道:“在京的锦衣卫重点关注三个地方,宫里,各勋贵府邸,京师三大营。”

崇祯不是怀疑京营总督刘文耀的忠诚,而是刘文耀刚刚接管京营不久,怕他无法掌控。

有锦衣卫照看着,他心里会更踏实。

“如果人手不够,可以把监察文官的那些锦衣卫暂时抽调过来,等这件事的风波过去后再调回去。”

“臣遵旨。”李若琏拱手离开。

“皇爷,太医院来人了。”李若琏前脚刚离开偏殿,后脚王承恩就走了进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