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61章 再谋周奎 (第2/2页)

加入书签

崇祯没有误会李若琏,而是皱着眉说道:“这件事...没法查啊!”

确实没办法查。

怎么查?

自从细盐问世之后,京师上到王公贵族,下到黎民百姓都争相购买。

需求大于供给,导致细盐价格飙升。

当然。

周商一手细盐的售价始终不变,变的是二手盐的价格。

一部分人买了之后自己吃。

一部分人买完之后送礼。

还有一些人既舍不得吃,也没人送礼,于是转卖二手盐挣差价。

就算抓到贩卖之人,对方也只会承认卖的是二手盐,查不出对方细盐的真正来历。

这件事,得换个思路解决。

吃了午饭后,崇祯坐在院子里晒太阳顺便锻炼身体。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他对自己的身体愈发重视起来。

崇祯觉得,明朝皇帝短命的一个重要原因可能与墙壁上的朱砂有关。

在建造北京皇宫时,为了防腐和防虫,各个宫殿内部涂抹了大量的朱砂。

朱砂的主要成分是硫化汞!

汞这玩意是有毒的,接触时间长了身体多多少少都会出问题。

大明朝这些皇帝中,朱元璋一辈子都在南京皇宫居住办公,没有受到毒害。

朱棣大部分时间都在南京,受到的影响不大。

到了仁宗,宣宗和英宗,情况就比较厉害了。

死的一个比一个早。

或许有人会说,满清的皇帝为什么没受影响?

答案大致有两个。

一个是经过两百多年的挥发后,皇宫里的汞挥发的差不多了。

第二个答案是满清皇帝并不是一直待在皇宫里面。

在炎热的夏天,也就是汞挥发速度最快的时候,满清的皇帝会去圆明园甚至承德避暑山庄避暑。

他们好巧不巧的避开了这个危险时间段。

春天秋天和冬天,挥发不严重,受到的影响也就不大。

射出最后一支箭后,崇祯忽然有了主意:“传旨,让嘉定伯进宫来见朕。”

嘉定伯周奎此时正在家里数银子!

自从接手晋商的生意后,他的财富肉眼可见的增长起来。

再加上有李邦华暗中帮助,周氏商号的队伍所到之处畅行无阻。

“有一个当皇帝的姑爷就是好,银子就跟大风刮来的似的,嘿嘿!”

“一箱是一万两,这里总共有六十多箱!”

“六十万两啊,发财了,发财了!”周奎激动地差点蹦起来。

此前崇祯从他那抢了二十多万两家产,现在不但挣回了本钱,还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简直不要太开心。

就在周奎有些得意忘形时,门外传来下人的声音:“老爷,宫里来人送信了。”

“是皇后想家了吗?”HTtρs://Μ.Ъīqiκυ.ΠEt

“不是,是陛下让您进宫叙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