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63章 水师之间的较量 (第2/2页)

加入书签

在纤夫的拉拽下,战船很快通过第一道急流。

船上的士兵刚调整好风帆,就看到前面的步兵晃动旗帜,发出了警告的信号。

“敌袭!敌袭!”甲板上的水手扯着嗓子大喊。

大西水师士兵们立刻拿起武器,看向前方。

只见长江上游驶来一中一小两艘沙船,高挂的船帆在江面上显得尤为突兀。

沙船是明代内河航运的船只名称,因其吃水浅,阻力小的特点,再加上多桅多帆,可以逆风驶帆,甚至逆风顶水也能航行,所以成了内河航行的主力船只。

缺点是受水面积大,速度慢。

由于之前国库空虚,所以川东一带几乎没有专门为水师打造的战船,战船多由民船改装而成。

这两艘沙船就是典型的例子。

曾英站在船头上,左手持弓,右手搭箭,看着刚刚冲过急流区的流贼舰船微微冷笑。

江面就这么宽,岸边容纳的士兵也有限,张献忠就算有十倍数量的水师也只能一艘接一艘的通过。

现在正是伏击的好时候!

他让士兵操控着船帆,从长江中间斜着冲向大西军第一艘战船。

砰!嗖!

岸边大西军士兵点燃了手里的火器,射出了弓弦上的箭矢。

无一例外,都落空了。

曾英对这种情况早已司空见惯,所以没有放在心上。

张献忠军中火器数量并不多,质量更是一般。究其原因是南方的明军火器数量少,导致他们缴获的武器少。

再加上没有固定的火药来源,所以大部分时间时候都是用冷兵器作战。

不过。

这种情况在张献忠拿下夔州后得到了缓解。

因为夔州(今奉节县)迷宫峡里有硝矿!

有了硝,就约等于有了火药。

明军战船顺流而下,大西军战船逆流而上。

双方距离越来越近。

最先动手的是火器兵,他们提前将密封好的火药箱打开,给火铳,手铳填弹药。

到达攻击距离后,双方几乎同时开火。

砰!x33

火铳声响起,密集如雨的弹丸迎面泼下,打的双方都抬不起头来。

嗖!

火箭从甲板上飞过,射向敌军的战船。

“快转风帆,别和明军战船并排行船,他们船舷上火炮数量太多,咱们拼不过他们。”王复臣见曾英战船疾驰而来,急忙大喊。

(船的侧面叫船舷,位于船的两边。船的前端叫船首,后端叫船尾。)

然而。

已经来不及了。

曾英战船行驶到王复臣战船侧面,船舷四门佛朗机同时开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