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九十二章 李承乾为何谋逆?韩子高的传说! (第2/2页)

加入书签

群主:贞观六年,唐太宗驾幸岐州,李承乾监国。

汉高祖刘邦:等等,群主,你不是起兵以后才开始识字的?征战之余,还有时间翻阅史书?

群主:咱这是以史为鉴,若非蹆疾,还有于志宁等人的辱骂,李承乾断不会谋反。

汉高祖刘邦:辱骂?那于志宁何许人也?敢辱骂一国太子?

……

明朝洪武位面。

明太宗朱棣摸着胡须,疑惑的问道:

“父皇,于志宁是何人?李承乾不是因为魏王李泰“宠冠诸王”,有夺嫡之心。”

“暗杀李泰失败后,这才和汉王李元昌等人起兵谋逆?”

很显然,明太宗朱棣也时常翻阅唐朝史书,熟知李承乾为何谋逆。

归根结底,是因为魏王李泰“宠冠诸王”,怀有夺嫡之心。

因此,永乐十三年,汉王朱高煦迟迟不愿就藩,明太宗朱棣疑心他有夺嫡之心,便强令朱高煦就藩乐安州。

就是生怕兄弟相残的事情发生在大明一朝。

朱元璋摇了摇头,见明思宗朱由检和明英宗朱祁镇也好奇的看了过来,轻点系统界面,解释道:

“唐太宗派于志宁等人出任东宫辅臣,本是一番好意,却害了李承乾。”

“那于志宁是怎么劝谏的?一言一行,稍有逾越,便是一番训斥。”

“李承乾聪慧过人,可他不是唐太宗。”

……

唐朝至德位面。

片刻后,当唐太宗李世民率玄甲军从数万安燕铁骑中杀出一条血路,冲出来时。

整个人犹如被血水洗过一般,盔甲上密密麻麻都是兵器砍过的印痕。

手中的步槊,也早就在方才的厮杀中,不知所踪,换成了马槊。

而唐太宗李世民身后的玄甲军,亦是如此。

程咬金一把拔出箭矢,抹了抹脸上的鲜血,大笑道:

“将军,这安燕铁骑也不过如此!要俺说,还不如追击这些溃兵,一举大败燕军!”

“何需那些蛮夷出兵助……咦,敬德呢?”

说话间,程咬金环顾四周,没有看到尉迟恭,不由惊了一下。

唐太宗李世民轻抚着战马,伸手一指,笑着说道:

“义贞,那不是敬德?”

只见一员面如焦炭的猛将,正手持兵器,满脸兴奋的追击着那些安燕溃兵!

程咬金见状,猛地一拍大腿,大喊道:

“尉迟黑贼!”

旋即,唐太宗李世民命程咬金率尚且还有一战之力的玄甲军调转方向,配合前军,前后夹击。

而他自己,则是率剩下的玄甲军来到中军,原地歇息了起来。

就在这时,广平王李俶来到近前,衷心称赞道:

“李将军,本王心服口服!”

“五千玄甲军,大破数万安燕铁骑,此一战,可谓是重振玄甲军的威势!”

唐太宗李世民翻身下马,细细处理着战马身上的伤势,漫不经心的问道:

“本将记得,那回纥太子叶护也在此处?”

“殿下可以和郭将军说一声,命回纥骑兵退至后军,以防不测。”

等到广平王李俶离去,只剩下玄甲军在此处后,唐太宗李世民来到偏僻之处,唤出系统界面。

当看到聊天界面上,汉高祖刘邦等人正议论着太子李承乾谋反一事。

唐太宗李世民的脸色变得很是难看,轻点系统界面,说道:

“高明如今还年幼,朕以“史”为鉴,悉心培养,定能让高明成为一代仁君!”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