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44章 吕大器的谋划 (第2/2页)

加入书签

这位辽东出身的大将一定要留在身边,他早晚会成为大明朝最为璀璨的一颗将星。

其他几人离开后,马士英一脸期待的盯着吕大器,“吕大人,我呢?”

吕大器叹了口气:“我奉命接管马总督的兵马,太子殿下有旨,让马总督回南京听候发落。”

马士英眼睛里的光芒迅速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死寂。

凤阳之战的结果虽然是明军大胜,但过程中他败了好几次。

尤其是丁魁楚兵败被俘,他至少有五成责任。

此番回南京,凶多吉少。

“我”马士英欲言又止。

武将与文官不同。

文官只要不贪污,不枉法就不会有罪责加身。

武将兵败就是罪。

没什么好辩解的。

“马大人放心,我已将马大人在凤阳之战的功劳写在塘报了,相信能将功折罪。”吕大器劝道。

马士英感激的眼泪差点掉下来:“多谢吕大人,如果我马士英躲过这一劫,以后一定报恩。”

吕大器微微一笑,与马士英交接手续。

随着马士英离开,军帐内只剩下朱国弼一人。

吕大器伸手从怀里拿出军令状,推到朱国弼面前:“朱大人,这军令状还签不签?”

朱国弼顿时呆住了。

他立刻看向军令状,发现与之前的内容一样。x33

“这”朱国弼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凤阳战事已经结束,这军令状还有什么意义?”

吕大器转过身,背对着他:“现在补签上,朱大人就只有功,没有过了。”

朱国弼何等聪明,立刻明白了吕大器的想法。

“多谢吕大人相助,我朱某人记在心里了。”朱国弼高兴的拿起笔,在军令状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朱大人没事的话尽快返回淮安吧,最近朝廷有一批饷银通过漕运送过来,需要朱大人护送。”

朱国弼点头哈腰:“吕大人放心,我一定准时将饷银运到南京。”

众人走后,吕大器坐在空空如也的军帐内,对着马士英和朱国弼的座位冷笑一声。

他打心底里瞧不上马士英和朱国弼这种人。

领兵打仗一个比一个菜,搞内斗一个比一个厉害。

但是。

现实情况让他不得不与朱国弼和马士英搞好关系。

这两个人在朝中的颇有势力。

别的衙门暂且不提,单就南京六部来说,至少有一半他们的人。

他吕大器是援剿总督,负责追缴流贼。

打仗打的是钱粮!

他可不想在关键时刻被朝廷断了粮草。

有朱国弼和马士英帮忙,再加上史可法相助,南京朝廷就算再乱也乱不到他的头上。

只要钱粮足够,他吕大器就打不了败仗!

不打败仗,他吕大器的名声就坏不了。

“嘿嘿!”吕大器对着空空如也的座位笑了起来。

笑过之后,他将凤阳之战的情况详细写在塘报上,一封送往南京,一封送往北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