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69章 狱民之术 (第2/2页)

加入书签

“其次,如果多铎退回草原打算从其他地方入关,那么首先要准备的就是粮草。准备粮草需要时间,收集关内的情报更需要时间。”

“所以短时间内,他不会轻举妄动。”

“不过为了稳妥起见,还是请陛下让唐通派出数支侦查小队,探得多铎去向,早做准备。”

崇祯想了一会,确实是那么回事。

就算多铎着急入关,他还有刘文耀,王永吉,巴克勇能用。只要手里有战兵,心里就有底气,多铎也不敢轻举妄动。

“传旨,让唐通即刻派人往北,探得多铎去向。如果可以的话,给阎应元送信,让他催一催蒙古人那边。”崇祯对着王承恩说道。

建奴入关前他就让阎应元和蒙古喀尔喀部取得了联络,对方承诺六月下旬派兵袭扰建奴粮草中转地大宁。

现在时间已经差不多了。

当然。

崇祯没指望着喀尔喀部会履约。

实际上,他赌的是喀尔喀部缺粮食物资。

蒙古人为什么总是南下?牛羊吃草,他们吃牛羊肉不就行了?

实际上根本不是。

蒙古牧民很少杀羊吃,只有重要的节日和尊贵的客人来了,才会杀羊吃肉。平日里,食物还是以乳制品和粮食为主。

大明战神朱祁镇留学期间,每天两天会得到一只羊,每七天能有一头牛和一匹马作为食物。

这个待遇比蒙古的王公大臣高很多。

所以蒙古人对粮食的需求,并不比中原人少。

“遵旨。”王承恩快速记下,安排人去后面拟旨写信。

这些问题都处理完了,最后只剩下两件事。

一个是李宪忠追击多尔衮,一个是赈灾。

“臣已让兵部向北直隶,山东,一带发出公文,一旦发现建奴踪迹,立刻逐级上报。就算多尔衮再谨慎,也得出来吃饭。他携带的行军粮早已吃饭,不出意外的话肯定会想办法抢粮。”

“嗯。”崇祯心中稍定。

他非常迫切的想要抓住多尔衮,而且是活捉。

活着的多尔衮比死了的作用大。

“那朕就放心了,说最后一件事。”崇祯说罢,直接从龙书案上拿起一封信,让王承恩递给了李邦华。

李邦华接过之后迅速看完,脸色阴沉。

是锦衣卫送来的信。

他们在北直隶各个州府,县调查后得出一个结论:免全国一年田赋的政策并没有惠及百姓。

朝廷的规定是谁的地,谁负责交田赋。

现实情况是,很多百姓都是租田种。朝廷虽然免了地主的田赋,可地主并没有减轻租户的田租。

免全国一年田赋的政策表面上减轻了百姓的负担,实际受益的多是地主。

也就是那些有钱人。

李邦华看着信上的内容,两眼无光。

良久。

李邦华苦笑一声:“这些人,为何就不愿让百姓吃一口饱饭呢?”

崇祯站起来,目光看向殿外:“李阁老,他们怕百姓有钱。百姓有钱之后就会买地,买地的人多了,就没人租他们的地了。”x33

“此乃狱民之术!”

“御民之术?”李邦华不解。

“非也,是牢狱的狱!就是把百姓关进笼子里,让他们无暇顾及牢外的东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