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94章 张献忠“接受诏安” (第2/2页)

加入书签

“不错。”

“我已经半年没和外面联络了,现在局势如何?”

“边走边说。”

“好!”高时明站起来简单收拾了一下,跟着那人往外走。

“秦良玉将张献忠挡在川东一带半年多了,张献忠缺饷少粮,打算接受朝廷的诏安。”

好事啊!

高时明精神为之一振。

他还想再问些什么,结果附近的大西军士兵陆续多了起来。

两人只能低头不语,朝县衙大堂走去。

走进大堂后,那个士兵对着张献忠屈膝下跪:“启禀大西王,卑职已将高时明骗来了。”wwω.ЪiqíΚù.ИěT

骗?

高时明直呼上当!

可事已至此,他也不好说些什么,只能朝着张献忠拱了下手:“张献忠,听说你愿意接受朝廷诏安?”

在其余人愤怒的注视下,张献忠微微一笑:“不错,本王愿意接受明廷诏安。”

“条件呢?”

“封我为异姓王,永镇湖广。”

“哦,再见!”高时明转身就走。

“站住!”刘文秀拔刀将高时明拦下。

“怎么走了?”张献忠有些费解,“不是你们想诏安的吗?”

高时明被气笑了:“我确实代表朝廷前来诏安,但条件不是你说了算,而是大明朝廷说了算。大明朝不会册封异姓王,更不会让你世镇湖广。”

张献忠再次笑道:“那你为何不谈谈朝廷的条件?”

“好。”高时明见张献忠多少有了些诚意,这才转回身说道:“朝廷的意思是将你麾下兵马调往荆州,趁机收复承天府和襄阳。”

“不可能!”张献忠马上拒绝:“我可以接受诏安,但不会接受改编和调遣。”

随后的时间里,双方在“友好”的氛围中,围绕诏安的条件进行了深入交流,并最终达成一致。

张献忠不接受朝廷官衔,但是会将主力移至当阳县,帮助朝廷伺机收复承天府。

大明朝廷则需要支付相应的军饷和粮饷。wwω.ЪiqíΚù.ИěT

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后,高时明松了口气。

不管张献忠真降还是假降,他都完成了皇帝交代的任务。

接下来先把这个消息告诉秦良玉,随后回京复命。

想到这,他对着张献忠拱手:“张将军,既然诏安之事商议的差不多了。那我立刻去寻秦良玉,把这个消息告诉她。”

“好,来人,给高公公拿五十两路费。”

一番寒暄后,高时明离开酆都县。

在江边找了一艘民船,乘船逆流而上直奔长寿。

长寿县城内,秦良玉正在操练兵马准备反攻。

一年前她缺饷少粮,麾下无兵无将。

一年后,她兵精粮足!

这一切,都是蜀王五百万两银子的功劳!

“奶奶,城外有人一个自称高时明的人求见,说是朝廷派来的钦差。”秦良玉的孙子,马万年走进来禀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