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81章 卸甲归田 (第2/2页)

加入书签

“老马,你不在辽东打过仗吗,快点过去啊!”刘芳名说道。

“哎,别提了!”马科叹了口气,“当年随洪承畴支援锦州,结果先后在塔山和锦州败给建奴,最后搭上黄蜚的船从海上败归。”

“陛下此举可能是算旧账!”

马科麾下士兵见主将不动,也不敢乱动,只能站在原地静观其变。

眼看现场局势愈发尴尬,刘文耀派人给京营嫡系部队送信。

刘文耀嫡系将领接到消息后立刻站在各自方阵前大喊:“陛下有旨,凡是在辽东打过建奴的都去西面空地上。”

“无论胜败,都必须去!”m.bīQikμ.ИěΤ

在他们的指挥下,整齐的方阵开始松动。

一个...两个...十个...

人都有从众心理,只要有人带头,他们就会放下心中的顾虑,跟着带头的人走。

不多时,西面空地上聚集了两千来人。

寒风之中。

他们顶盔掼甲,手拿武器,心情忐忑。

毕竟谁也不知道迎接他们的是好事还是坏事。

不过大部分人都觉得应该是好事。

崇祯继续下令:“在草原打过蒙古人的,也去西面空地上集结。”

校场上,士兵们从各个方阵里走出来,一步三回头地去往西面。

一刻钟后。

西面空地上聚集了很多士兵,打过建奴和蒙古人的士兵加起来,粗略一数竟有四五千之众。

在得知这些人的数量后,崇祯心里有底了。

他继续下令:“流贼围城前,凡是打过流贼的,包括降兵,继续去西面空地上集结。”

随着太监们传达完旨意后,整个校场开始忙碌起来。

这次动起来的士兵最多,也最慢。

直到两刻钟后,校场上才再次恢复平静。

“那边有多少人?”崇祯懒得数,问身边的李宪忠。

李宪忠扫了两眼后得出劫掠:“回陛下,大约有万余人,具体的话还得详细数一数。”

“不必细数了,让他们列好队,朕要检阅!”

旨意传达后不久,万人的军阵便以最快的速度排列整齐。

他们都是老兵。

虽然因为各种原因导致战斗力下降,但是基本的军事素养还是有的。

在勇卫营的护送下,崇祯来到军阵前面。

刘文耀站在崇祯旁边,对着第一排的士兵喊道:“第一排的说说都在哪打过仗!”

“大凌河...”

“松山,锦州!”

“宁远!”

“大同!”

“宣府!”

“甘肃!”

“潼关南原!”

“朱仙镇!”

......

士兵们用尽全身力气,将自己征战过的地方喊了出来。

听着这些地名,崇祯眼圈红了一下。筆趣庫

这些人曾经在这些地方经历过一场甚至多场血战!

无论胜败,最终都活了下来。

转战千里后又回到京师,充入京营。

与那些降兵相比,他们更值得让人尊敬。

崇祯高声道:“自今日起,年轻力壮者可继续在军中服役,老弱病残需卸甲归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