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48章 夜袭明军 (第2/2页)

加入书签

“空城计?”冯双礼双眉紧皱,目光再次看向明军营地。

“对!”徐勇重重的点头,反问道:“袁继咸围困荆州的目的是什么?”

“收复失地?”冯双礼不确定的说道。

“不对,”徐勇再次摇头,“袁继咸和明廷用兵的目的是消灭咱们大西军。大西王正在川东一带鏖战,明廷的本意是让秦良玉在前阻止大西军前进,让袁继咸在后,阻挡大西军后退。”

“把大西军主力活活困死在川东一带!”

“现在秦良玉挡住了大西军前进的脚步,袁继咸却没能封住大西军的退路。”

“为此他派水师逆流而上,去做这件事!”

冯双礼皱着眉想了一会,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不能吧,明军水师孤军深入,就算能攻下一两座城池又能如何?大西军兵力高达十数万,他袁继咸只有七万兵马,就算全派过去也挡不住啊!”

徐勇表情凝重的说出一个地名:“夷陵。”

冯双礼起初没有在意,可是当他想起这里曾经发生的一场战役后,顿时冒出一身冷汗。

行军打仗最重要的是什么?

天时地利。

天是天气,地是地形。

夷陵是三峡西陵峡的东入口,江面窄,江水湍急。

江岸两侧道路崎岖不平,行走困难。

越过夷陵之后,江面瞬间开阔,江水也趋于平缓。

同时两侧的道路也变成的平坦,可供车马通行。

三国时期的夷陵之战刘备为什么会失败?

主要原因就是地形。

蜀军进攻夷陵有两条路可走:山路或水路。

山路崎岖不平,大部队无法列横阵铺开,只能排成纵队向前推进。

刘备连营百里的原因就受困于地形!

水路面临同样的问题,为了躲避暗流,船只必须排好队一艘接一艘的通过。

这时船只距离岸边非常近,贸然通过会成为岸边守军的活靶子。

从楚入川或许有很多关隘,但是从川入楚只有夷陵一处天险可守!

“你的意思是明军水师去攻夷陵了?”冯双礼后背开始发凉。

明军一旦攻下夷陵,川东的大西军就彻底没退路了。

徐勇不敢明确回答,只能说这是他的猜测。

冯双礼陷入了困境。

大西军在夷陵并无多少守军,明军水师一到,夷陵必然易主。

是坚守荆州等待艾能奇的援军?

还是想办法做点什么?

“城中有多少水军?”冯双礼问身边的亲兵。

“回都督,水军不足两千,战船只有区区一百多艘。”

“可有探马的消息?”

“城外五里有几十股明军骑兵游荡,城中的探马出不去,城外的探马进不来。”

冯双礼扒着城墙垛口再次向外看了一眼,眼神愈发坚定。

明军水师为什么敢明目张胆的孤军深入?

因为大西军水师主力在川东,荆州附近没有旗鼓相当的对手。

只要有战船,就能运粮。

江水不断,他们的粮道就不会断。

反过来想,一旦断了明军粮道,明军水师不战自退!

冯双礼松开扒着城墙垛口的手,转身对众人说道:“诸位先与我一同回营,仔细商议奇袭明军之策。”

众人点头,跟着冯双礼一同回到军营。

他们从早晨商量到中午,直到城外午饭的炊烟升起才停止了讨论。

(明代百姓一天只吃两顿饭,但士兵一天要吃三顿饭。)

冯双礼站起身:“就这么定了,今夜子时夜袭明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