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43章 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 (第2/2页)

加入书签

中国传说中黄帝至尧舜禹时代的古部落名。又叫“有苗”。有西北说,也有长江以南说。

尧时,三苗作乱,尧发兵征讨,作战于丹水(今丹江),打败三苗。

禹时,三苗不服,禹与三苗进行了一场历时70天的大战,从此三苗在历史记载中消失。此后,史籍中不再见三苗的活动。

大禹时期,三苗已经可以和禹大战70天,可见三苗发展到大禹时期,实力也是有的,和禹大战后他们就在史籍中消失了,说明三苗这些人,没有归顺,比较羁傲,被大禹下了狠手。那么这样一群羁傲不逊的人,生活在南方,不知道什么地方对于我们国家来说,也是一个隐患,不弄清他们的生存状况,任由其发展下去,以后难免不会走大禹的后路,和其发生大规模长时间的战争。

看来去一次南方探险,也是有必要的,

“流四罪即流共工于幽州,放灌兜于崇山,迁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

说明这四个人都不是善类,有“共工怒触不周山”的传说,使得“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让女娲给他收拾烂摊子。x33

鲧为治水不违背帝命偷取息壤,息壤是一种会无限生长的土壤,结果帝命祝融杀他于羽山。

“三苗”是黄帝至尧舜禹时代的古族名。又叫“苗民”﹑“有苗”。主要分布在洞庭湖(今湖南北部)和彭蠡湖(今江西鄱阳湖)之间﹐即长江中游以南一带。梁启超认为﹐三苗的苗就是蛮﹐系一音之转﹐尧舜时称三苗﹐春秋时称蛮。

欢兜,相传为上古时唐尧时人,因与共工、三苗、鲧“作乱”,被舜流放到崇山,其中长江中下游的苗蛮集团,就是以欢兜、祝融为首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