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百七十五章 这是谁使出来的手段,如此狠毒? (第2/2页)

加入书签

那就太遥远了,暂时还不需要考虑得那么遥远。

不仅是詹徽这么想,部分文臣也是这么想的。

他们虽然也希望能够作为文臣,能辅佐明君,能够让龙椅上的那一位听从自己的劝谏,但他们也并不是真就为了这个目标不择手段了。

对自己有所要求的文臣,也是不少的。

能在生死之时,舍身取义的文臣,同样也是有不少的。

只不过,他们的想法,是受限于他们所受到的教育,受限于他们所处的阶级、环境,很多时候与帝王的想法不仅不一样,还有些相悖。

在这种情况下,坚持己见并为此做一些事的文臣,就显得比较可恨了。

但他们这类人,其实也对手段狠毒的人比较警惕跟排斥。

要知道,就算是文臣之间,也是有着派系之分,就算是抱团争斗,一般也不会做得太绝。

毕竟,今日是这些人失势。

焉知来日不是自己失势?

若是失势的文官,从本人到家人,都被整个半死,或是直接被搞死,那轮到自己的时候呢?ъitv

就算自信自己能够一直地位稳固,不会落难,焉知自己的子孙也能一直如此?

再说了,但凡是能够做官的人,谁会真认为自己能完全没有失势的可能?

但凡是有这种可能,不给自己跟自己的家人留条后路吗?

所以,只要是脑袋足够清醒的人,就算是跟政敌掐架,但也尽量不会做事做得太绝。

当然了,若是不止是政敌,还有私仇,且仇怨很深,那当然是要斩草除根,既是得罪得狠了,那就不要让对方有任何可翻身的机会。

但只是政敌的话,还真不至于做得这么绝!

方孝孺这个人,最近的确是被一些文臣所不喜,但就算是再不喜的人,也要承认,方孝孺真在私事上得罪过的人,基本没几个人。

而且,不喜方孝孺,是因为方孝孺占据着太孙身边一个位置,却没有好好劝导太孙亲近君子远离小人。

当然了,更深层的原因,还是方孝孺挡了别人的道了。

这其实还是政治斗争!

结果,就因为政治斗争,就设下了这样狠毒的局?

若是这样的局,被用来对付自己,那自己可能应对?

但凡是为官的,有几个没有族人的?

族人远在老家,人数众多,就算有着族长、族老约束着,谁又能一天十二个时辰,什么也不干,就只看守着族人?

但凡族人中有被设了套,搞出点大动静的,岂不是就要连累了他们?

不说别的,这次是设下了这样狠毒的局,若是将来还有人胆子更大,偷藏个龙袍到某个族人家里呢?

这岂不是一下子就全族消消乐了?

在意识到,这的确是一个局,还是一个狠毒的局后,在场的部分人,已是后背发凉,感到了威胁。

皇上又会如何对待这个案子呢?

如果案子真是真的,皇上会将方孝孺治罪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