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九百零一章 愤慨 (第1/2页)

加入书签

“太孙,外面已是有人在讨论此事了。”

方孝孺站在朱英面前,提起了此事。

他的表情,看起来可是比朱英更愤慨。

朱英还笑呵呵地听着,他已是气得火冒三丈,恨不得撸袖子与那些人来一场硬碰硬了。

见状,朱英也是无奈。

是他这个当储君的问题吗?

方孝孺刚出现在他面前时,可不是这种一言不合就要撸袖子与人干一仗的模样啊!

怎么跟着他做事之后,颇有一种随时打算放飞自我的架势?

虽然朱英的确不喜欢那些假模假样的人,但放飞到武将的程度,这样武德充沛,他也有点慌啊。

总觉得是他一个人带坏了一群人啊。

因为不光是方孝孺如此,跟着朱英做事的读书人,一个个的,好像都挺能打的样子?

不过,又一想,明初时期的部分读书人能打,这与他有什么关系?

这些人能打,是因为或自己经历过战乱,或父辈经历过战乱。

因此他们这些人从小就学过一些粗浅的武功,有的人甚至学的不是粗浅的武功,而是还挺高深的功夫。

这部分读书人,还真不仅仅就是文能兴邦,是真的能够弃笔从戎,拿起刀剑就能上战场。

兵书之类的书籍,也被他们读得透透的。

如果给他们一个施展的机会,说不定他们的定为就不是文臣,而是儒将了。

只不过,对于大多数读书人来说,能够以文臣的身份来打仗,这是一种荣耀。

这是一件能体现出他们文武双全的大好的事,无论是谁做到了这一点,都会自带几分风流气质。

这样的人生目标,才是他们这一部分文臣最想看到的目标。

至于成为儒将?

随着大明建立、天下逐渐稳定下来,就连武将家族但凡家里有聪明人的,都开始试探着由武转文了。

由武转文,一般不会是嫡长房来做。

就算是没能成功,也不至于对整个家族带来什么太大的影响。

若是转型成功了,对这个家族来说,就代表着新的分支、新的希望。

自古都有这么一句话,朝中有人好做官。

同样的,文臣与武将之间,也是区别很大。

文臣有文臣的人脉,武将有武将的人脉。

文臣与武将一般都是互相看不起。

若武将还是出身勋贵,那这种鄙视,就更加了一层。biqμgètν

彼此都是如此。

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先跻身于另一个阵营里的人,只要能站稳脚跟,就可以让家族中的后代,也多一条路可走。

虽然一般情况下,掌权者都是忌讳这种文武通吃的情况。

但是,武将的权利与地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

文臣所拥有的权利与地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升高。

虽然到了末代时期,这种情况又会发生极端的颠倒。

但在走向强盛的这个过程中,大多数朝代的文臣,都是能掌握到越来越多的权利。

这种重文轻武,在宋与明这两个朝代尤为明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