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4章 【岳父的聪明】 (第2/2页)

加入书签

接下来拍卖会开始,果然都是北角的地皮,那大家都知道可能是李康节的大联合置业在拍卖资产。

好在有林志超、飞艇泰在,大家也没有食饼仔的机会。

最后,四幅地皮的成交价都还算可以,在90~100港币每平方尺,相当于巅峰时近六成的价格。

拍卖会结束后,何显带着李康节来到林志超身边,并说道:“林生,幸亏听了你的指点!”

李康节也苦笑道:“林生,你真是好生厉害,对地产的时机和脉络,把握得精准。”

服气啦!

不牛了啊!

林志超有些好笑,经过这件事之后,大联合的股东再也不会信任李康节;而李康节那点资金,以后也在地产上翻不起浪花,甚至银行家都会把他列为‘冒失’对象。

所以,他算是折了!

至于另外一个陈德泰,虽然也是濒临破产,但应该没有大联合置业严重,其次陈德泰是独资,就算这次损失不菲,依旧是千万级富翁,以后在地产上一定也可以有所作为,成为地产五虎齐名的地产商。ъitv

“过奖了!我也有不少楼盘没有卖出去,只能捂在手里,看看以后能不能回本。”

听到林志超的话,李康节等人有些不信,毕竟若真是如此,今天的四个地盘,林志超也就不会拿下一个最大最好的了。

对于败军之将,林志超也没有多讲什么,和何显聊了两句,便转身离开。

李康节连句感谢的话都没有,显然此人成就有限。

大联合置业能挽回最大的损失,林志超也是指点起了很大作用。

另外一边,陈德泰也得到飞艇泰的指点,找上汇丰银行打救。

在这种危机情况下,汇丰银行能拯救李康节、陈德泰,绝对算得上一个奇迹了。

换做其他人,先不说有没有能力拯救,就是愿不愿意都是一个问题!

汇丰银行也是先垫资,将部分楼盘进行尾款付清,再选择在拍卖会进行拍卖,拍卖的资金则偿还银行的垫资;与此同时,一些不错的楼盘和卖出去一部分的楼盘,汇丰银行则安排贷款,不让停工,然后一边销售。

总之,这里面的道道,只有汇丰银行才能降低最大的损失。

晚上,林志超的岳父岳母来林家吃饭,两个妻弟都在海外留学,两口子干脆住到了荃湾工厂,只有周末两天才回半山区洋房居住。

席间,林志超关切道:“岳父,今年的工厂行情怎么样?”

唐仲源马上饶有兴趣的说道:“今年发展比较好,很多欧美成衣客商来港订货,东方成衣厂的业务增长很快。今年我们的成衣工厂用工已经达到三千人,是全港用工最大的成衣工厂,比第二名差不多是近一倍。”

南非的成衣市场,几乎都是东方成衣厂垄断的。

当年的基础打牢了,才有如今的东方成衣厂。

当然,机遇是一个个来的,如果把握得少,那么成就肯定也会低。所以,唐仲源在成衣产业上还是非常厉害的。biqμgètν

林志超举起酒杯,两人干了一杯,翁婿既是关系亲密的亲人,又是事业上的伙伴。

“欧美订单的价格压得很低吧?”

唐仲源点点头,说道:“是的!价格低倒不怕,反正香港的优势也是廉价劳动力,今年又从内地放进来几万廉价劳动力。而且,因为欧美制裁日本纺织成衣,才便宜我们香港,所以价格低是吸引欧美厂商的最大优势。但成衣产业的附加值,还是比纺织产业更高一点。今年,东方成衣厂的盈利可能要突破800万港币!”

一件成衣的利润可能只有2~5港币,利润确实低得可怜。欧美的服装商不傻,看你香港那么多成衣工厂,不死命的压价才怪。

东方成衣厂都是廉价的订单,包括给长江玩具厂代工‘娃娃衣服’,价格更是极低;不是林志超压价,而是唐仲源不好意思赚多少钱。

东方成衣厂,说白了就是女婿送给他的;东方集团发展到现在,成衣在香港是当之无愧的霸主,但纺织已经跌落至4~5名,里面还有长江拉链厂的订单。

当然,长江拉链厂的纺织布并不是全部采购东方纺织厂,是根据质量、价格等优势来的。毕竟,如今的唐仲源已经不需要林志超照顾他了。

“综合实力能盈利1000万港币的纺织集团,非岳父大人莫属了!”林志超奉上自己的马屁。

虽然东方集团在长江工业集团身上,赚的应该也有三百万左右,但就算如此,盈利也是非常夸张了。

纺织成衣产业,附加值其实都很低,六十年代盈利一千万一年,都是大企业的标配,更不要说,如今才1957年。

唐仲源趁着这个机会,说道:“志超,你给我指点一下地产行业呢?”

林志超有些意外,要知道唐仲源可是一门心思纺织成衣行业呢!

“岳父想进入地产?”

唐仲源随即说道:“不完全是,地产毕竟都是你们粤省人在做!”

林志超笑道:“你是我岳父,有我撑着,谁会针对你呢!”

态度很重要,关系着家庭的和谐。

唐仲源很舒服,这个女婿真是找到了,两个女儿嫁得不亏。

但他还是坚持的说道:“我不是想进入地产行业,我是见香港的工业越来越发达,心想如果‘分层出租’运用到这上面来,一定可以有不错的稳定收益。恰好我受你长江工业的八层工业大厦启发,如今又是地产低潮,我就想试试投资工业大厦,再分层出租!”

没想到,唐仲源还有如此眼光,这不就是李家成前世的想法嘛,先投资两幢工业大厦收租,再在六七年后抄底。

“岳父的想法非常好!其实我也是打算投资工业大厦的,一般可以修建十二层高度,然后分隔成不同面积的工厂,进行出租,收益稳定。这样,你可以关注市场,下手地皮,之后让我的建筑公司替你设计、修建。”

唐仲源高兴的点点头,说道:“好!”随后又兴奋的说道:“其实你虽然是我女婿,但和你交流,从你身上能让我学到一些投资想法。比如这次投资工业厂房,也是受你‘投资哲学——鸡蛋不放一个篮子里’启迪,再加上你喜欢投资地产,我觉得自己应该也分散一下投资。”

这时候,宋巧玲笑着说道:“怎么,你还要搬出志超是你女婿的事实,感觉学习志超经商,有些难为情么!要知道,跟着志超的人,没有一个不发财的。”

唐仲源无奈的笑笑!这老婆就是很喜欢这个女婿,比亲儿子都喜欢,没办法,谁叫林志超娶了唐彩芸、许彩英两个女儿呢!

一个女婿半个儿,两个女婿不就抵一个儿了嘛!

林志超随即为唐仲源解脱,说道:“岳父这次主动投资工业大厦,确实非常厉害,香港纺织成衣有多少大企业,能想到的也唯有岳父一人。当然,岳父可以一步步来,拿出闲置资金,来投资工业大厦。”

唐仲源说道:“这是自然,先投资一幢工业大厦再说,有资金再投资第二幢工业大厦。”

林志超点点头,其余不用多说,唐仲源也是工业家,知道哪里适合投资工业大厦。

当天晚上,得到林志超的肯定后,唐仲源喝得五分醉,林志超安排了两人留宿。

在林志超的心里,本来就算唐仲源不提投资地产,到了六十年代中期,也会劝他投资地产的。

如今早一点也无妨。(本章完)

yetianlian。yetianlian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