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81章 真正的生物圈 (第1/2页)

加入书签

关于生物圈的资料基本上大家都看完了。

不是专业的人,不是足够的聪明人看完了跟没看也没多大区别,抓不住重点。

但周莉可以,哪怕她此前对生物圈实验基本上没有关注过。

一理通百理通,说都可能就是周莉这种人吧。

“资料已经表述得非常明白了。”周莉眼神扫过众人,“我们过去建立生物圈的基本思路,都是如何在最小的代价下获得最大的收获对不对?”

是,没人会反对这点。

“恰好,这里错了。”

“生物圈,是想模拟出一个大自然来,这个没人反对吧?”

“好,既然大家不反对的话,那么接下来我要说的是,付出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收获从来都不是大自然的规律,而是我们人类自身的贪婪。”

好吧,一下子从自然学科拔高到社会科学,而且还是人性哲学,这就让有些人皱眉了。

除了人生经历和自然学科能力都达到一定境界的人才能去理解周莉这句话。

大自然从来就不追求最小代价或者最大收获,那是因为对于大自然本身来说,自然而然就是收获本身,而不是某个物种或者个体的茁壮发育。

茁壮发育是个体和物种自身的需求而不是大自然的需求,这样反过来说大家或许比较容易理解一下。

生物圈想要模拟大自然,却忽略了大自然的本性,这就是问题所在了。

如果在简单点说,鲶鱼效应总该听过吧?

没有危机的容器里放进去一群被钓上来的鱼,这些鱼很难撑到家就会死,同样的条件下放进去一条鲶鱼,神奇的事情发生了,这些鱼存活率反而会大大提供。鲶鱼效应也会用在企业管理当中,适当的危机感可以大大提供工作效率当然玩崩了的也有,最后容器里只剩下鲶鱼了!

周莉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在过去几次的生物圈实验中,挑选的都是对人类“有用”的优良物种,或者说是“觉得直接对人类有用的”物种,就以稻谷为例,周才军等人的做法就是选择最好吃的稻谷,然后提供养分比例最合适的土壤和水源,反复消毒杜绝各种病虫害,按照其在地球上能够得到的,最佳的日照时间、照度,温度

照理说这样的环境下,水稻应该是无忧无虑无病无灾茁壮成长了吧?

可是结果却大相径庭。第一批还好,等到后面这些稻种就出现了明显的退化,生长状况也是越来越差,几乎是把“我要完蛋了”给写在脸上了。

只是用水稻距离并不是说只有水稻是这样,基本上整个生物圈里的情况都是这样的。

“其实以前我也觉得是这方面的问题,所以在后续的实验中,我是直接将一个地方的环境都给模仿进去了”周才军解释道。

“不,你没有。”只要是说到专业课题,那周莉是绝对六亲不认的。

“我看过你的实验记录,即便是在模仿的过程中,你仍旧刻意地将一些东西给摒弃了,比如一些害虫,一些病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