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22 无从问来 (第1/2页)

加入书签

张说自群臣之中站出,不止群臣议论纷纷,就连一直觉事不关己,且认为此事结果最终定会落于张氏兄弟二人无过上的太子,也将目光移向这一侧。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武后正颜厉色,甚至还坐直些许,朝张说看了过去。

“汝对张易之、张昌宗于朕妄议之事,可是亲眼得见,亲耳所闻?”

张说向前几步,行至台阶附近,后于张易之、张昌宗、魏元忠、高戬四人处,站定。

“回禀陛下,下臣无意之中,确撞破过同陛下方才所言相似之事。”他手握朝笏,不卑不亢地回应道。

“汝行动之间,似确有此一项事由,然言语间缘何含糊至此?”武后嗓音清晰低沉,一副将信将疑的姿态。

见张说一脸未明,武后再言,“既亲眼得见,缘何尤以‘无意之中’‘相似’类似之言修饰?岂非多余?”

“陛下所言甚是,下臣所言又确为其实……”张说言语间不紧不慢之感,使得在场众人不由小声议论起来,窸窣声不止,武后面色越加肃然。

“张舍人将昨日于魏某与高司丞所言,直直实言相告于陛下便是……”魏元忠大声言语,先是止住了群臣的议论,再转向张说,由他将前一日突至自己府中所言之事,复述一回。

在张易之、张昌宗将贾敬言、杨再思召来府中相谈前,贾敬言曾于前往张氏兄弟府中的路上,与一极似张说之人擦身而过,两人所往方位正相反。

彼时未曾留意,此刻由魏元忠提起与张说相干之事,贾敬言不禁猜想,那似张说之人若是自张易之、张昌宗住处出,则所向方位,正是魏元忠的宅邸。

首发&:塔>-读小说

经此一想,再观张昌宗飞扬跋扈之状,贾敬言顿感其中定有猫腻,甚至圈套。

但此时众人皆立于朝堂,眼观本日早朝之对质,贸贸然站出身来,难免有为魏元忠提供得用线索之嫌——此时武后态度未明,自己过早干涉对质,恐被误认为先行抢占立场,故而贾敬言只紧紧盯向魏元忠后背,而不作任何行动言语。

诚如贾敬言所感,那日张说确早早去过张氏兄弟府上,且亦听闻了第二日的对质之事,更是知道兄弟二人已于武后跟前,将他“听闻”“知晓”魏元忠与高戬妄议武后与太子之事,空口白牙地说了出去。

张说何曾亲眼见过魏元忠、高戬于武后、太子加以欺君罔上之言,他亲耳听得的分明是张氏兄弟所言那一句“现如今以吾二人之力,待陛下年事再高,何不挟太子以令群臣”。筆趣庫

彼时,有诸多于张氏兄弟不满之人,与他言,他所听说此一事,是为弹劾张氏兄弟于朝堂胡作非为之重要据证,还请他从长计议,为朝廷长久而考量,就由他将此事提论出来,再结合往日张氏兄弟所作所为,好好参他二人一本。

张说本就为凤阁舍人,夹在数股势力之间,往日不得已而八面玲珑,久而久之却成了习惯,无论遇何人何事,总想先行应承、讨好,而后再做道理。

今回众人提及弹劾张氏兄弟,往日亦受兄弟二人打压颇深的张说,既害怕为他二人报复,又对眼下之打压现状将持续更长时日,而颇感担忧。

几番内心纠缠,加之旁人怂恿不止,终打定主意,将所知一事,尽数告知携领此一回弹劾的魏元忠、高戬、袁恕己、桓彦范四人,之后便有了武后耳中之事。

然,前一日为张氏兄弟二人莫名唤去听事,谁知劈头盖脸竟是要他将白说成黑,将是言为否,兄弟二人还未将欲言殆尽,便遭到张说断然拒绝。

“即便二位国公眼下言至这般,然下臣确早已将所知之事,尽数言说于他人所知,现如今早已于他人心中确为事实,这时再行改动,岂非同那已定之案,再度由言而无信、目无法纪之人随意翻案一般?许二位国公可置下臣气节于不顾,然下臣自身实难于己,行弃气节于不顾之事。”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哼!弃气节于不顾?”张昌宗见张说不吃软,便决定换个硬法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