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74 以绝后患 (第1/2页)

加入书签

“听闻敬诚其人于长安僵血案中,带兵擒拿一众闹事回鹘,便是这般,却因僵血案与安乐相关甚密,圣人忌讳,却未尽给予敬诚赏赐,而他那右卫大将军敬府,却是为回鹘先行重创之地,此番他遣下人返东都料理家事,韦相以为,是为何事?”

最先将源府内状报给韦巨源知的那名武侯,如今明面仍是于街面巡视之武侯,而实际却成了韦府之中的通传,但凡城中有武三思、韦巨源在意之处,他都会格外留意。

一旦有了异样动向,他便速速往韦府上报——虽武三思曾示意武侯,可直往静德王府报,但此武侯岂是等闲之辈,他所谋求的是跨越自身祖辈以上之地位。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眼下好容易经由当朝刑部尚书韦巨源,使武侯自身在静德王武三思面前留下些许印象,由此,当下武侯自不敢轻易造次,去越过这位引荐之人,直直报向更上位。

果不其然,如他所料,韦巨源得知源府门前有自长安而至之敬府家丁莫名返来东都,便一刻不停地携武侯一同往静德王府至。

将所见所闻尽数相禀后,即有了武三思所提之问——敬府所谓家事,是为何事。

“敬晖被贬至琼州时,圣人未予其家产以查抄,而彼时值还都正急,敬诚为禁兵统领之一,自难抽身处理此般琐碎家事,而一面其母其妻定是为其父左迁而张罗不停,故而以下臣之见,约是为清点家产前来——再如何说,如今东都之中,敬氏一族所剩无几,想必此一回,便是将早先留于东都之土地、房屋出清,安心于长安扎根。”

“你倒知晓得清楚,前前后后,似数家珍般,怎?早先异骨案发,觉情状不妙时,你亦有意投靠‘显唐’一众?否则缘何对那敬府这般上心?”

“殿下调笑下臣……彼时下臣如何不是为那源氏姊弟、敬诚所累,顾头不得顾尾,何曾又有殿下所言那般闲心,去与那显唐一众斡旋。”

见武三思邪笑着,不知他究竟信或是不信,韦巨源揣度再三,又加上一句,“彼时实为寻得那两座敬府之中些许把柄,以转移城中对异骨案之关注,因此多留意了些时日,后圣人决定对此案严查,下臣只得转而保全韦后、殿下,之后再留意之时,便已是即将还都,而敬晖早已榻上琼州去路,以之后恐再不得相见,遣人再去问了详细,自是方才报于殿下知的那些。”

“看本王三两句给你这番惊吓,韦相也太过小心了……”biqikμnět

武三思对自己方对韦巨源的一番调弄心满意足,安稳地仰身陷于坐榻之中,“既是为家财而来,又有何可留意的,今日所报此事,本王不甚满意,下回再探再报矣……”

他过于放松,以至于不禁张开嘴,打出一个哈欠,将眼睛半眯起,作休息状。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殿下……殿下,下臣将武侯一同携来,并非为此人缘何至东都而来,而是缘何初至东都,便早早先往源府中去,听闻……”

韦巨源咳嗽一声,提醒在一旁心不在焉,又似在认真听两名上位对话的武侯。

见韦相看向自己,武侯忙不迭收起正在搓弄的手,把住横刀刀柄,“回、回韦相的话,回殿下的话,早初属下下属之兵,路过正平坊源府门前,听得长安敬府所返东都之家丁,言有要事,后又将一封书信交于源府之家丁,因彼时正值两班相交,未得多停留,只听得这些。”

“敬府至源府之书信?”武三思的闲情逸致霎时一扫而空,虽为不失体面而悠悠坐起,但眼睛却死死盯着韦巨源与武侯方向。

“确是一封书信,”武侯叉手下拜,“属下之下属亲眼得见,那人定是自宵禁结束,城门放行初时,便径直向源府往,才得那般时辰即现于源府门前。”

“殿下试想,不论长安、东都其间路途几何,眼下此人行动,入城即直冲源府而来,且只为送上一封书信,其中岂非有太多耐人寻味之处?”

“确是如此……”

“撇开信中内容不谈,依下臣思之,此封书信来自何人、去往何处,皆耐人寻味至甚。”

“缘何做如此猜测?家丁自长安敬诚处出,信至少是与敬诚相干之人所书,此外还是何人?”

“殿下所言极是,只请殿下思量,那源乾煜离开朝堂多时,素来又与同朝为官之同僚、乡党来往甚少,独敬府早于东都之时,源、敬两府走动密切,相互知根知底,想必自相隔两地后,亦有许多联络。”httpδ:Ъiqikunēt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韦相,想你是起得太早,糊涂了,方才你这一句句,岂非恰是证了本王此一句——所送书信正是至少与敬诚、敬府相关之人,你倒好,又将本王之言,换了个说法。”

韦巨源见武三思之讪笑,对对方全然不知自己言下之意为何一事,颇感无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