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98 信口开河 (第1/2页)

加入书签

被带回到暗门后的密室,颜娘一行三人,重新将刘利兆、刘利恩的嘴封住。

另两人提议先行离开,颜娘反倒是在密室内坐下了。

“慌什么,若能查到此处,除非有人亲口供出来,不然只凭东都来的一帮酒囊饭袋,还有长安城里这些囊货,咱们且活呢。”

“唔唔,唔唔唔。”

刘利兆扭动身子,往前拱,眼睛一直向下盯着自己嘴上的封布,似想让颜娘将其拿开,自己有话要说。

“消停些许罢,一时半刻岂能由你开口,此处虽未密室,距地面不过三两尺,但凡喊叫出声,自有人在外听得。”

颜娘调笑般看了一眼侧倒在地的刘利兆,“现如今以这般缚法,再由你逃脱,便是神迹,只我一人亦可看住你二人。”

她自大地望向另两个大汉,“若欲避一避,我不拦你们,只至多半个时辰,你二人切记,务必及时归返,仍有要事须做。”

二人相对而视,未犹豫太久,朝颜娘叉手,“我等实不敢留于宅内,就依娘子所言,我等去去就来,半个时辰后返。”

“去罢,去罢,看给你二人吓的……”颜娘挥手,作驱赶状。不以为然地撇了撇嘴。

“实在是再过不多时,便可从鸿胪寺获长居于长安之文书,此时若是……”

颜娘粗暴地打断其中一人所言,“知了,知了,何曾不让你们走了,眼下去了便是。”

二人再叉手躬身,没再犹豫,出了门之后,即听见两人按捺不住开始小跑,发出的脚步声。

走廊中传来一声木门回响,确认两人已经离开,颜娘快速站起身,走向刘利恩身旁。

她似将手置于半空,呈手刀状,刘利恩恐惧地想要躲开而不能,怔怔地愣在原地。

刘利兆更是反应强烈,拼命向胞妹一侧扭动,试图以身体撞向颜娘。

“听闻你平日胆色不输于你家阿兄,怎如此吓上一下,便成了这副模样,”颜娘收起手,回头看了一眼仍在向前用力的刘利兆,“省些力气罢。”

她把手刀收回,双手捧住刘利恩的脸,说道,“亦是一副好皮囊。闻人言,面容姣好之人,通常事事皆不顺意,如今看来,确有些道理。”

想在她手中挣脱的刘利恩,拼命向后靠,却被死死按住,“莫慌!听我说完。”

“眼下我只当是闹狂一时,听信你一面之词,方才在地上,你曾言,‘早于翠峰山时’,你可曾识得曾同在东都彼山之上的丘道人?”

听到最后半句,刘利恩略镇定些,与此同时,颜娘亦略松开手,直视对方,“若真识得丘道人,则颔首……”

刘利恩不明白颜娘究竟何意,点头之时,带着些许犹豫和疑惑。

忽然之间,脸颊瞬间被捏紧,眼眶中的眼泪,几近被颜娘双手挤出,“究竟识得丘真人,抑或不识得!?”

这一回,刘利恩点头不止,且异常坚定。

颜娘正欲开口,却顿了顿,从怀中取出一根用于挑香的银质锥子,指着刘利恩的眼睛,一旁的刘利兆发疯般地扭动,言语透过封布发出连贯而愤恨的唔唔声。

“静!”

首发&:塔>-读小说

颜娘眼里一抹寒光,用银锥抵住刘利恩的半边脸颊,“再妄动,休怪我伤了她。”

刘利兆的举动应声即止,颜娘转而朝向刘利恩,“而今将取下你口中封布,我问,你答,但凡有一句喊叫,或是题外话,到时则休要怪我取下你一只眼了。”

“你可知否?知,则颔首。”

地面上的阿兄,一直在向她示意,先应承下来,刘利恩便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

颜娘显然信不过她,解开口中封布后,依旧用手紧紧捂住了她的嘴。

四目对视,直至刘利恩眼中除却惊恐与不解,再看不出其它心绪,颜娘才松开手。

一时,三人皆陷入静默。

“汝……”刘利恩嗓中,略显沙哑无力,却在极力控制声响,“欲问我何事?”

“玄元皇帝庙中,丘道人之事。”颜娘回答得言简意赅,丝毫不拖泥带水。

“丘真人……”刘利恩愣在一处,不知她所谓“之事”中,包含哪些欲知之事。

见对方以眼神逼问,她幽幽地说着,“我曾与他人同赴玄元皇帝庙,同真人本尊相见,真人同我与另一人所言甚多……”

“不知汝欲知何事?”刘利恩身体稍事放松,坐直了些。

此时,颜娘心中,万般心绪涌上心头,亦不知从何问起,反倒一时温柔些许。

“丘道人……其人,如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