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75 真相大白 (第1/2页)

加入书签

真人激烈的言语传入原本安坐于吟天殿中的每人耳中,其中最为坐立难安的,本该是圣人,可此刻显得更为如坐针毡的,却是刻意在大典开始前,命人将自己座位移至更左侧的韦后。

在真人慷慨陈词,怒斥一众王族、显贵时,她曾屡次暗中示意武三思,要对眼下的混乱状况予以控制。

即便武三思会意,这时看向席位末端那空荡荡的韦巨源坐席,也多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之感。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不过他自然还是冲高位朝臣一端,象征性地唤了几声,“怎无一人言语?!此时那真人……妖道道心大乱,胡言乱语,怎无一人请愿制止……”

说着说着,武三思直直伸出的手弯曲了回来,放眼四顾,朝向自己的眼神几乎都来自于李氏皇族,以及少量几人高位却年迈,平日事不关己的复周亲信,这样的氛围任他如何想为韦后出头,也无人会真的响应。

他尴尬地缓缓将直起的身子,陷回缎布铺盖的玉制坐榻中。

“三思怎急躁起来,岂止皇后,你听真人言语间,岂非连朕也在那致万民于水火之人之列?且听真人说完,勿要急躁。”

“只是不知真人这些言语究竟哪些是真,抑或全都为假,哼,实在不明……”

圣人话里有话般地说罢,一脸轻松地啜饮起手中的茶来。

一整晚都未与他交流的韦后,这时气也不是,怨也不是,只能静待事态发展。

直到悬于半空的真人于眼下此刻停下言语,似一番言辞激动,又频繁施术,体力有些不支,可却为从空中降下,从吟天殿的高处看去,真人就像一个垂垂老矣的老者,微微蜷缩上半身立着,面容无法辨清,但以猜测也知,痛苦异常。

真人就这么悬停在半空,两岸的百姓已经因方才真人那一番振聋发聩的言语,连赏灯、观吟天殿的心绪都无,同吟天殿中众人一样,直等后续发展。

此时或许是大唐东都城内,少有的上至皇室、下至黎民百姓以相仿的心情,共同关注一件事的时刻。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稍有区别的是,相比于吟天殿中的几番争执吵闹,百姓一方虽在真人始开声言语时,多有些错愕与不安,但都在短暂的考量后,放下心中的困惑,显出一如既往地平静。

大多数黎民百姓与真人所见所想不同,他们大多都明白,自家一族几代百年,乃至数百年,能一直大抵安然无恙地在东都生存,便足以说明安坐于龙榻之上的是哪朝哪代,又是哪位国君并不重要,唯有太平时能让自己安居乐业、乱世足以使自己平安活下去的朝代、国家、国君,便算得上开明。

因此眼下这一番神通道人与权势皇族的剑拔弩张,实则与他们这些黎民百姓并无太大关联。

“这番热闹不知何时能了?”“我等一介草民何德何能,竟见一众上位与修仙道人当众争执?”

“眼下这水祭大典究竟何时结束?”“早知今日有此般好戏,便将阿爷阿娘一同带来这洛水岸边看看。”

众人的只言片语一字不差地进入已然身心俱疲的真人耳中,他愤恨地咬牙漠然冷笑,百十年来从未有过这般绝望,身体躯干也似不再能受意念驱使。

真人只觉大限将至,但直到方才,有一件想要在这水祭上做,却因种种原因又一直犹豫不敢下定决心去做的事,在听到脚下东都洛水之上与两岸边,一国权贵与草芥的言语,知所有人皆对乱世不知因何而来,而对现状全无紧迫之感,便知道自己事先决定的那件事,势在必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