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4章、黄药师 (第1/2页)

加入书签

之前小洞天里,马速只移栽了许多珍稀药材,因灵气充足,这些药材长势极佳,药性也大幅度增强。现小洞天随马速的修为不断扩大面积,灵田还剩余不少。

隐居在西溪湿地这些年,马速喜欢上了茶道。

茶道,是品赏茶的美感之道。亦被视为一种烹茶饮茶的生活艺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一种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领略传统美德,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

这些年正是马速沉淀前期迅猛增长修为,和消化海量阅读典籍的时期,茶道正好应对他这段时间的心境,对他巩固境界,尤其是虚拟元神的凝练有较大的帮助。

于是,马速有意识地收集一些著名的茶树品种,移栽到小洞天里。同药材一样,茶树移栽后,经灵气洗礼,产出的茶叶不仅产量提升,关键是口感有质的改变。

虽说这6年时间,马速主要时间耗费在西溪书院里,但他办学的方式参照前世学制,每年有寒暑两个假期。这些假期他都外出游历,获取了不少优良的茶树品种。如狮峰山的龙井(前世18颗御茶园龙井就在此)、乌岽山凤凰水仙、太姥山绿雪芽母树、蒙顶上清峰仙茶……等。

可惜前世号称世界上最老的茶树“香竹箐茶祖”(锦绣茶祖),树高106米,腰围582米,树龄高达3200年以上(据南宋这时也有2000年左右),以及巴达野生茶树王等,都在云南境内,交通不便,距离较远,马速还没有时间去收藏。

这次来武夷山,天心岩九龙窠的高岩峭壁之上,前世那6株大红袍,自然就成了他的目标。x33

现在武夷山虽有了一定的开发,但大多是三教修行者。加之天心岩九龙窠地势险峻,尚无人知晓,前世是明代才被人发现。

九龙窠两旁岩壁直立,日照不长,气温变动不大,更妙的是,岩顶终年有细小甘泉由岩谷滴落,滋润茶地,使得野生大红袍天赋不凡,得天独厚。马速找到这里时,欣喜发现,悬崖上居然有20多株野生大红袍茶树。

马速知道“天与不取,反受其咎”的道理,但更清楚“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境界,凡事要留有余地。于是他按前世信息,留下了6株古茶树,其余全都移栽到小洞天里,再添珍稀名茶。

心满意足,马速离开了武夷山。

厦门距这里约直线1000里,马速御剑飞行,仅耗用了一个时辰,便悄然上了岛。

马速早就安排人,疏通了泉州官府,象征性花了点费用,便买下了厦门这座“荒岛”,这是他规划中第一个根据地所在地。

因需要渡海,中国古代岛屿开发都比较晚。厦门也是直到元朝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朝廷因军事需要,才在嘉禾屿首次设置军事机构。嘉禾屿地处九龙江入海口“海门岛”的下方,是漳、泉两地门户,民间按地理方位称此为“下门”。

明万历年间也称厦门为“夏门”,后雅化成“厦门”。

马速这次上岛,主要是收集地形资料,便于做好规划,开始动工开发这个基地。

乘夜色,马速御剑在厦门岛上空20丈高度,缓缓飞行了一圈,古玉便将所有详细数据收集完毕,从而获得了全岛地形图。

没有停留,马速继续沿着海岸线,往东飞行。他需要掌握中国东南沿海所有的地形资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