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5章 师父给我送饭来了 (第2/2页)

加入书签

比起沈策,沈进要更加细心点,都不用沈清提醒,他便想到这些东西绝不能被外人发现了。

旋即陈进回屋拿了块五六钱重的碎银,打算再去问族长买个大铁锅。

家里大铁锅只有一口,不够用的,小妹还想洗澡,烧了油的锅就不好烧洗澡水了。

这年头铁器也不贵,普通铁器也就10文一斤,当然那经过千锤百炼的好锅,价格稍微高了点,可也不离谱的,一般大锅就五六钱银子一口,小点的一二钱银子就能买到。

但这次沈进去族长家,沈信中对他异常热情,听说他要买锅,银子死都不肯要,直接送了沈进一口大锅,只是有意无意打听了番王升的消息。

沈进也不知道太多大舅的消息,只提了句大舅在幽州,最后偷摸把银子留在沈信中家,这才搬了锅回家。

回来后沈进便烧了灶,灶台有俩灶头,一口锅熬猪油,一口锅烧热水,最后熬出了两斤多猪油和一盘油渣。

兄妹三人都吃撑了,也没人要吃油渣,沈进便油渣也放在厨房,打算明儿做油渣饼吃。

接着他又抓了两把玉米粒去后院喂了下两只母鸡。

母鸡如今住在后院的棚子里,棚子搭的还算防风,地上也铺上了挺厚的干草,鸡住里头也不会受冻。

忙完后,沈进恭恭敬敬把胡仙姑的神像给‘请’到堂屋供案上,上了三炷香,虔诚地带着弟弟妹妹给胡仙姑叩了几个头,还特意教了沈清三跪九叩,这是当今最敬重的礼节。

拜自己的师父,还是神仙,沈进觉得小妹该给仙姑娘娘行最大的礼,这可让沈清郁闷坏了。

但这礼又不能不行,不然她可不成了‘不孝徒弟’了?

拜完‘师父’后,当天晚上沈清总算是正经洗了个澡。

家里也没有浴桶,倒有个大木盆,成人都能坐得下的那种,她便在盆里洗的。

她的炕通着厨房的灶台,这会儿屋里都烧暖和了,在屋里洗澡一点也不冷。

这就是当地人不爱冬天洗澡的原因,并非他们不愿意清洁自己,实在条件有限。

一来打水费劲,二来烧水费柴,三来当地冬季太冷。

当地人冬季一月能洗一次澡就不错了。

沈清洗完澡擦干头发,换上干净衣裳,又开始考虑做新衣的事了。

做新衣也不能只做袄裙,还得做里衣,她如今的里衣都是穿沈桃穿小的,都好旧了。

于是沈清又从系统背包里取出三匹棉布来。

她买的棉布虽都放一块,但也有三种不同的款式,有夏季薄款,春秋中厚款,冬季厚款,当然每一匹净重都是25公斤就是了。

棉布收进背包的时候,她都是按顺序三款各取一匹收的,这样取出三匹来,一定有厚、中厚和薄款三种。

她从中挑出一匹最厚的,剩余两匹再收回背包。

厚款匹布宽16米,长约60米,她把布料打开,用剪刀把布按十米左右裁剪出6段来。

接着又从背包取出一个大针线箱。

每个针线箱里都有剪刀、木尺、划粉、大卷线、一些小扣子和做衣的小工具。

她把要用的白线、红线,还有接近鸦青色的线挑出来,打算改明儿拿给大娘,让大娘帮他们都做几身里衣和内裤袜子,今儿买的土布就做袄子和棉鞋。

……

次日,兄妹三人起床后,便钻进了厨房。

沈进要做油渣饼,沈策是来帮忙的,沈清则是来看热闹的。

沈进用温水和了白面,醒上一会儿,再擀成面皮,刷上些猪油和盐,叠起切段,包上油渣,再擀成小圆饼,就用昨儿没刷的油锅烙了一锅饼子。

这烙饼的手艺沈进还是以前跟娘学的,王氏的厨艺也可好了。

沈清上辈子也没吃过油渣饼,但闻着这饼还挺香的,有些没出息的咽了口口水。

一锅饼子刚烙好,恰在这时,外头响起敲门声。x33

沈清挑了下眉,跑去院门后头问了声:“谁啊?”

“阿清,我是三婶啊,来看看你们。”外头传来徐氏的回应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