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2章 我妹说了 (第2/2页)

加入书签

围观百姓不由给三人让出一条路来。

待三人上了虞飞赶来的马车行远,众人才议论开来。

“原来这位就是沈伯爷,小小年纪器宇轩昂,行事光明磊落,果然出类拔萃。”人群中一身着长衫的中年男子赞叹道。

“能入得了当今圣上的眼,又岂会是常人,不过沈伯爷口中的妹妹是何人?”x33

“听闻沈伯爷有一亲妹,年不过七岁。”

“你在同我说笑吧?七岁怎能说出那番话来?”

“兄台有所不知,家父同王家族长有些交情,听闻那沈家幼女确是七窍玲珑,比起王大人幼时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嘶……当真?”

“千真万确。”

“……”

……

沈家状告高金宝的案子被传了好些日子,清源几乎是家喻户晓,还有说书人将此事添油加醋编成了故事,在山西各地茶馆里传播不提。x33

人人皆夸赞沈家大度,行事光明磊落,沈家不仅赚得一波好名声,就连鸣人堂的招牌也一下在山西打响了。

最近沈家的作坊和铺子也很热闹,每日都有不少人去询问招工事宜。

当然沈家也不是来什么人都收的,经考察确有能力胜任岗位,且做事认真负责的才会留用。

沈清除了作坊里又招了二三百工人,还特意招了些管理及售货人员,这些人中她打算挑出一些能短期或长期离家的进行培训,届时好分派到山西各县的铺子管理或指导业务。

至于是谁泄露了她作坊里的作业流程,沈清也没有追究的意思。

一个好的商业模式,能被推广在沈清看来并非坏事。

她把‘剽窃’之事搞出这么大的动静,无非是想让人知道她的底线在哪,做生意正当竞争可,歪门邪道不可。

越大的商人越是经受不住名誉扫地,想走捷径也要掂量掂量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除了招纳人才,沈清还制定了一系列品牌化战略。

她亲自设计了‘鸣人堂’商标,问人定制了发票、印章及包装,每只包包及香膏脂粉还都编了唯一货号,包的货号就印染在里层,香膏脂粉则印刷在盒子上,再让专人记录,如此只要是从鸣人堂买的货品,凭借货号便能追溯到售货渠道及生产日期。

沈清还给沈伯文投了笔银子,让其在七里村开家作坊,她需求的香膏脂粉盒子多,干脆把这活交给沈伯文做,让他在村里招些木匠,也算给村民多添个营生了。

转眼到了八月下旬。

这天早上沈桃来到村口,远远便看到身着灰色长褂的沈信中背着手,在村口小道上来回晃荡,不由抿唇一笑。

她推开沈清家的门,便见前院坐了俩人。

院里摆了张长桌,这会儿沈清和陆佩华正趴在桌上择月季花。

沈桃最近在跟陆佩华学做香膏脂粉,知道两人这是准备泡香油,回头做香膏要用的。

近两日天气有些阴冷,陆佩华穿了件湖蓝对襟褙子,挽髻上戴了支简单的白玉簪。

她见沈桃来了,美目微弯:“小桃来了。”

“哎,陆姐姐,阿清。”沈桃招呼两人一声,也坐下忙了起来,旋即又看向对面的沈清:“堂爷又在村口晃荡呢。”

穿着白绫斜襟短衫的沈清,小手拔着花瓣,抬眼冲沈桃笑笑:“算算这两日太原该放榜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