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章 成天闹幺蛾子 (第2/2页)

加入书签

去年粮价还没今年这么高时,老爷子就掏银钱买了好几石粮回来。

再则原本家里还有头牛的,也是前几年老二买的,今年外头连草料都找不着,地也没得耕种,实在养不起牛,老爷子一咬牙便把牛跟村里大户换了六石粮。

加上家里如今每月有四斗粮的进项,就算全家吃干粮,撑到后年秋收也够了,哪需省成这样。

所以老爷子不是吃不起,只是在做样子给大房和二房看的。

老爷子都没干粮吃,大房、二房的小辈能好意思吃?

这大房、二房饿一饿,可不就把来年供老三念书的粮食省出来了?

沈策看了眼那饼,本想问赵氏讨个饼给妹妹吃。

想想又算了。

没得饼讨不来还要被一顿臭骂,这都是这两年得来的教训。但即使沈策不提,赵氏也没放过他,她居高临下看向沈策:“阿清病好了吗?”

沈策回了句:“像是大好了。”

赵氏像是很失望的哼出一口气,鼻孔都变大了,眼神也狠厉起来:“成天闹幺蛾子,不是病了就是跟饿死鬼投胎似的,大早起来就往灶房钻,就坐等着吃!也不知养你们二房干啥用!”

许还顾忌着点老头子,赵氏骂了两句,便转身走了出去。

沈策眉心皱得死死的。

他如何不知赵氏一大早的火气从哪来的,还不是他昨儿出去赊了药。

药都赊回来了,以他爷要脸的性子,自然不能退了去,还亲自跑到李大夫家把三升粮还了,就怕有人说他苛待了二房仨孩子。

赵氏从昨儿起就看他没好脸。

一旁周氏幽幽叹了口气,见粥煮好了,盛了两碗出来,还特意多捞点稠的。

这粥是黍米和粟米熬的。

家里的干粮赵氏看得紧,但粥却是都有份的。

不过就这赵氏也算好的,一大锅粥拢共只给十两米,家里十来口人分,一人约莫就能分一两粮。

“阿清该饿了,你先端去吃,小心烫,别洒了。”

“哎,谢谢大娘。”

沈策手小,一次只能端一碗,他端着粥回到屋里,就见妹妹穿着单薄的小袄呆呆坐在那儿。

他顿时皱起眉:“阿清,你咋起来了,赶紧躺着,别冻着了,我一会儿给你穿衣裳。”

说着上了炕,把碗摆在炕桌上,又去翻出一件厚实点的灰色土布小袄。

这衣裳是他穿小的。x33

妹妹出生后他娘的身体就不太好了,也没精力给妹妹做几身衣裳。

如今妹妹穿的,不是他穿小的,就是堂姐沈桃穿小的。

他一边给沈清穿衣裳,一边发愁道:“咋不听话呢,万一再冻病了咋整。”

昨儿他问李先生赊了药,又跟三婶吵了一架,爷虽没说他什么,但也满脸不高兴的样子。

他虽年龄小,可也看得懂爷脸上的厌烦。

这家里一穷,真是连生病都成了罪过。

沈清怔怔看向男孩。

她上辈子自从爷爷走后,就再也没感受到过亲人的温暖了。

许是脑子里有原主的记忆,看着男孩尖瘦凹陷的小脸,沈清只觉鼻头一酸。

饿成这样,也太作孽了。

等她回过神,自己已经被穿好了衣裳。

她脸色微赧,忙自个把腰带系上。

“好了,先吃饭吧,吃完再洗漱,我给你拿好勺了。”沈策把碗往沈清跟前推推。

“吹吹再吃,别烫到了。”他又交代了句,这才出去端他的饭。

回来时手里多了一碗粥,他爬到炕上,见沈清在盯着粥看,忙问:“咋了,是不是还有哪儿不舒服?”

“没。”沈清摇了摇头,便拿起勺子喝起粥来。

沈策边看着她,边抱着个碗吃了起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